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,其组分及含量(重量比)为:SiC:70%~80%,C纤维:10~13%,BC:7.5~12%,助剂:2.5~5%;本发明这种SiC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,其包括以下步骤:原料准备,原料三维预混,原料湿混、压滤,坯料真空挤出,真空烧结、冷却,以及微波烘干。采用上述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制得的SiC陶瓷的抗折性以及抗冲击性得到了提高;另外,材料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也更为优异。
(19)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(12)发明专利申请 (10)申请公布号 CN 112430113 A (43)申请公布日 2021.03.02 (21)申请号 0.9 (22)申请日 2020.12.31 (71)申请人 泰州华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地址 225732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荻垛镇 工业集中区 (72)发明人 刘建成 (74)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代理人 许益民 (51)Int.Cl. C04B 35/80 (2006.01) C04B 35/573 (2006.01) C04B 35/622 (2006.01)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(54)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(57)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 料,其组分及含量(重量比)为:SiC:70% 80%,C纤 ~ 维:10 13%,BC:7.5 12%,助剂:2.5 5%;本发明这 ~ ~ ~ 种SiC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,其包括以下步骤:原 料准备,原料三维预混,原料湿混、压滤,坯料真 空挤出,真空烧结、冷却,以及微波烘干。采用上 述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制得的SiC陶瓷的抗折性以 及抗冲击性得到了提高;另外,材料的耐磨性以 及耐腐蚀性也更为优异。 A 3 1 1 0 3 4 2 1 1 N C CN 112430113 A 权利要求书 1/1 页 1.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,其特征在于,所述陶瓷材料的的组分及含量(重量 比)为:SiC:70% 80%,C纤维:10 13%,BC:7.5 12%,助剂:2.5 5%,其中,所述的助剂包括粘结 ~ ~ ~ ~ 剂以及有机助剂。 2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助剂包括 酚醛树脂、糊精。 3.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,所述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: S1,原料准备:按材料组分及含量准备原料; S2,原料预混:采用“三维混料”方式将原料预混充分; S3,原料湿混:对预混后的原料加水湿混,通过滤泥机进行泥浆压滤; S4,坯料真空挤出:将压滤后的泥料采用真空挤出机挤出坯料,线Mp(数值范围),挤出温度5℃以下,线,烧结:将坯料采用真空烧结炉烧结,烧结温度1800℃±50℃(数值范围),烧结时间3 ±0.5小时(数值范围);以及 S6,烘干:将烧结后的材料采用微波烘干,得到制成品。 2 2 CN 112430113 A 说明书 1/3 页 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[0001] 本发明涉及Si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,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韧性高耐 磨性的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。 背景技术 [0002] SiC陶瓷不仅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,如高的抗弯强度、优良的抗氧化性、良好 的耐腐蚀性、高的抗磨损以及低的摩擦系数,而且高温力学性能包括强度、抗蠕变性等是已 知陶瓷材料中最佳的。一般的SiC陶瓷材料的耐高温强度可达1380℃左右,是陶瓷材料中高 温强度最好的材料;另外,其高温抗氧化性也是所有非氧化物陶瓷中最好的。但是SiC陶瓷 的缺点是断裂韧性较低,即脆性较大,在某些应用场合,比如制作用于水泥生产中的预热器 内筒挂片时,由于物料需要自上而下通过预热器,对挂片产生摩擦和冲击,因此,需要提高 其韧性提高其强度;而且,挂片的耐高温性能也需要进一步提升。 [0003] 为了提高SiC陶瓷材料的耐高温和抗氧化性,有研究人员提出在SiC陶瓷中引入硼 (B)、钛(Ti)等异质元素;而为了提高SiC陶瓷的韧性,也有业界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碳纤 维增强SiC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。然而,目前尚未有将碳纤维增强与掺硼结合在一起进行 SiC陶瓷反应烧结制备的有效的工艺方案。 发明内容 [0004] 针对现有的SiC陶瓷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,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温性 能更高,韧性更优的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。 [0005]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,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的组分及含量(重 量比)为:SiC:70% 80%,C纤维:10 13%,BC:7.5 12%,助剂:2.5 5%,其中,所述的助剂包括粘 ~ ~ ~ ~ 结剂以及有机助剂。 [0006] 优选的,所述的助剂包括酚醛树脂、糊精。 [0007]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,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的制备方 法,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: S1,原料准备:按上述的材料组分及含量准备原料; S2,原料预混:采用“三维混料”方式将原料预混充分; S3,原料湿混:对预混后的原料加水湿混,通过滤泥机进行泥浆压滤; S4,坯料真空挤出:将压滤后的泥料采用真空挤出机挤出坯料,线℃以下,线,烧结:将坯料采用真空烧结炉烧结,烧结温度1800℃±50℃,烧结时间3±0.5小时; 烧结后冷却; S6,烘干:将烧结后的材料采用微波烘干,得到制成品。 [0008] 采用上述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制得的SiC陶瓷的抗折性以及抗冲击性得到了提高; 另外,材料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也更为优异。 3 3 CN 112430113 A 说明书 2/3 页 附图说明 [0009]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,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、特征和优点将变得 显而易见。其中: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。 具体实施方式 [0010]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详述如下。 [0011]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的组分及含量(重量比)为:SiC:70%~ 80%,C纤维:10 13%,BC:7.5 12%,助剂:2.5 5%,其中,所述的助剂包括粘结剂以及有机助 ~ ~ ~ 剂。 [0012] 在上述的组分中,通过在SiC陶瓷中加入C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材料本身的抗折以及 抗冲击性,即增加陶瓷材料的韧性;加入碳化硼(BC),在材料中引入硼(B)元素可以提高材 料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。 [0013] 为了提高SiC陶瓷制备过程中生坯的强度,提高成品率以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上 述的助剂采用粘结剂与多种助剂如酚醛树脂、糊精等构成的混合助剂,如德国司马公司的 陶瓷助剂。 [0014] 参照图1所示的本发明新型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,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: S1,原料准备:按上述的材料组分及含量准备原料,其中,所述的SiC采用结晶好的SiC 原块; S2,原料预混:采用三维混料机将原料预混充分,防止材料团聚; S3,原料湿混:对预混后的原料加水湿混,通过滤泥机进行泥浆压滤,使泥料的混合更 均匀; S4,坯料真空挤出:将压滤后的泥料采用真空挤出机挤出坯料,以此增加坯料的致密 性,提高烧结后的产品性能,线℃以下,线,烧结:采用真空烧结炉烧结,烧结温度1800℃±50℃,烧结时间3±0.5小时;烧结后 的冷却; S6,烘干:采用微波烘干,防止在产品烘干过程中造成产品内部缺陷,如断裂、裂纹等。 [0015] 采用上述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制得的SiC陶瓷的抗折性以及抗冲击性得到了提高; 另外,材料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也更为优异。 [0016] 实施例一: 按重量百分比以及烧结炉的标定容量,称取75%的SiC,12%的C纤维,8.2%的BC,4.8%的 陶瓷助剂;将上述原料通过三维混料机进行充分预混后送入湿混机,注水湿混,通过滤泥机 将混合均匀的泥浆进行压滤,压滤后的泥料放入真空挤出机挤出坯料,线℃,线;坯料挤出后进入真空烧结炉烧结,烧结温度1800℃,烧 结时间3小时;烧结后的材料冷却后通过微波烘干制得SiC陶瓷材料。 [0017] 实施例二: 按重量百分比以及烧结炉的标定容量,称取78%的SiC,9%的C纤维,10%的BC,3%的陶瓷 4 4 CN 112430113 A 说明书 3/3 页 助剂;将上述原料通过三维混料机进行充分预混后送入湿混机,注水湿混,通过滤泥机将混 合均匀的泥浆进行压滤,压滤后的泥料放入真空挤出机挤出坯料,线℃,线;坯料挤出后进入真空烧结炉烧结,烧结温度1820℃,烧 结时间3小时;烧结后的材料冷却后通过微波烘干制得SiC陶瓷材料。 [0018]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,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即公 开范围内,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,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 准。 5 5 CN 112430113 A 说明书附图 1/1 页 图 1 6 6
3、成为VIP后,您将拥有八大权益,权益包括:VIP文档下载权益、阅读免打扰、文档格式转换、高级专利检索、专属身份标志、高级客服、多端互通、版权登记。
4、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每下载1次,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、类型等,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、流量扶持。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。上传文档
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,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,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(可下载、阅读),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,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。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,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) ,上传者